2021-前端职业思考
前言
岁月催人,时间过得太快了,弹指一挥间啊,且行且珍惜!
正文
在每个年龄的时间中都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,知世故而不世故。
离职
加班,加班,还是加班。
事多且急,投机取巧、推卸责任,缺乏认真对待,工作非常痛苦。
不禁思考,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吗? 是的,与上次工作经历相似,离职了。辞职的时候,所有的挽留都是多余的,一个人决心离开的原因有很多种。没日没夜的付出、没完没了的画饼、越来越大的年纪、和不再健康的身体以及被工作牺牲掉的感情。有时候想想,生活还真是讽刺啊,总是在该谈感情的时候谈钱,又在该谈钱的时候谈感情。
其实离职的想法早在一年前就已萌发了。只不过那时毕业不久,一个刚步入社会青头仔。现在想想那时刚入职的时光,激情满满与满腔热血,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,一个项目模块要模拟N种实现方式,就这样坚持了大概半年的时间。突然有一天我觉得不对劲了,表面上看上去每天都忙到起飞,但是每个项目的流程几乎一模一样,机械而没有经验可行。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觉得,工作不适合自己了,开始一想到自己的付出,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,这样一坚持就是快2年的时间,在同一个岗位,拿着不变的薪酬,做着相似的工作。现在离职的简历呢和刚毕业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,当我再次投入市场的时候发现,一起竞争的都是更优秀的应届生和经验更丰富的leader。
所以呀,该走了,走的远远的,不要回头,不要忘记,还不要想起,否则那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会让你很难受。
权衡利弊,及时止损。
情绪
先处理情绪,再解决事情。
表达情绪的意义,不在于得到别人的理解,而在于你分辨出谁才是愿意理解你的那个人。如果没有愿意理解你的那个人,那无论说什么,都只会造成更大的误解。因为疲惫而变得沉默,又因为沉默而失去资格。
可能人就是这样,一旦着急地去做一件事情,就没有理智去想,这件事本身合不合理,只有在不得不冷静下来之后,你才有时间去面对自己心理的压抑感,而压抑的时间越长,被理解的渴望就越强烈。
可能我们自己也是不对的,换个维度去思考,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偏概全呢。
反正一个人一个活法,不要管别人怎么样,自己心里头一定要有太阳。
成长
成长的重点不是学会了什么,而是能改变什么,带来什么。
有的时候,成长似乎就只是比别人忙碌了那么一点而已。好像是多学了点东西,也好像是做成了某件事情,亦或是解决了某个问题。
很多时候环境是促使人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
感谢朋友与同事的交流与栽培,除了技术上的成长还有对事物上的思考的成长。
组建前端团队。 不管什么条件下,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量一个人的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。 但请记住并明确的一个点,面试并不是面试官和候选人之间的PK,而是双方考察,相互挑选一个接下来很长时间都要一起共事的伙伴。
其实我们可以把公司当成是一个结构,人跟结构是互构的,就是结构对人有限制,人也对结构有改变。这两个很难说是谁先谁后,谁作用于谁的问题。只有这些方面都彼此相对契合时,才能对这次面试的结果做出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决策。
副业
都已经996了,哪还能干副业呀,剩下那点时间调剂调剂生活,提高知识储备就够了。
很遗憾,不管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,总之接连被社会毒打。
如果确实要开发副业也没问题,但是要转换心态,不指望赚大钱,还是要想着提升、补充、完善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。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,除了技术之外,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学一下如何发掘市场的需求、推广、营销等。这些东西能让人从技术的狭窄视角中跳出来,很有价值,也许为你以后真正创业,或者加入创业团队做好了铺垫。
但是总的来看还是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。
如果没有深度的思考,你再怎么勤奋努力都是徒劳,因为这个世界拼的是脑子,而不是,谁搬砖的速度更快。
感情
小孩子的情绪总是直白的,但长大不会了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。搞钱吧
学习
消除杂念,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
- ✅ 需掌握:Vue3,React,TS,NodeJs, 前端音视频(video,WebRTC),运维知识,工程化(自动化测试,CI/CD,跨端方案,微服务)
- ✅ 兴趣之外技术:Java,py,C/C++(FFmpeg)
- ❌ 转型与中年危机思考
选择
时间上的自由并不能提高你的效率
人生往往并没有太多的选择,人生只有一个单行道。
先去做你应该做的事,再去做你喜欢的事。
沉下心来,去朝着心里向往的方向前进,并坚持做下去。
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新技术。 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技术翻新与淘汰都是必然的,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希望多一份思考,为什么会被取代,解决了什么问题?
不可随波逐流。必须承认,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决定不要什么比要什么更难。
就我个人而言,对比以往过于追求学习一门后端语言并且掌握,目的就是为了成为全栈开发。而今年复盘总结再加上前辈的指导,对于全栈有一定的认知;
全栈就是让工程师不再只是对某一个单一职能负责,而是对最终产品负责;
全栈代表你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,如果你有一些知识储备的话,可以让你在处理和做选择的时候更明智一些;
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到极致是很重要的,所以还是要根据你的特点与场景选好自己的位置。
相对过渡的纠结深度还是广度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则是:不要给自己设置边界。
而是要更多的打破竖井思维,高效协同作战;
站在更高的视角、或者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;
技术关注的是解决当下问题,潜力(广度)对标未来与对业务与团队的影响
时常在想的一个问题,编程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吗?如果不是,又应如何选择。
结尾
岁末将至,敬颂冬绥,感恩有你,感恩一切遇见